医院里常见的止血带,也称为压脉带,该如何正确使用?
首先 ,不宜过紧,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尤其是采血时 ,应见血即放。其次,对于血脂、凝血项目 、血常规等检测,止血带使用应限制在1分钟内 。若止血带束缚过强、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血流阻滞、溶血 、血小板活化 ,影响检测结果。再次,当需要再次采血时,若止血带束缚过长 ,应使用另一侧手臂采血。
在使用之前检查止血带,并检查漏气情况 。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态及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袖带宽度和长度。上肢止血带置于上臂上1/3处,下肢置于股骨上1/3处 ,尽量靠近大腿根部。该止血带不但止血效果好,而且不容易损伤神经。捆扎部位,四肢均匀、平滑地包在保护鞘或纸棉中 ,绕上几圈 。
扎止血带的部位应在伤口近心端,尽量靠近伤口。前臂和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因此处有两根骨头并列 ,骨间隙可通过血流,止血效果不佳。上臂止血不可扎在中1/3处 。以防勒伤挠神经。(2)扎止血带前,应先垫上三角巾或毛巾,避免止血带直接接触皮肤而损伤皮肤。
选择走向相对来说比较直的一段静脉进行穿刺 ,穿刺时要考虑到进针后导管固定的方向和对患者活动的影响 。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用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手背静脉操作方法 该方法也可用于手背静脉穿刺。操作时压脉带一根扎在腕关节上方,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 。
一根绑在肘关节处 ,另一根绑在腕关节上。用碘伏消毒两遍,如不够明显,可用酒精棉片或酒精棉再在静脉上来回涂擦几遍 ,静脉显而易见。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上方,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 。
压脉带,也被称为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 ,是一种医疗工具。压脉带的主要功能是暂时阻止或减缓静脉或动脉的血流。在医疗环境中,医生或护士可能会使用压脉带进行各种操作,如采集血液样本 、测量血压或进行静脉输液。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上臂止血带使用方法 橡皮止血带是一种特制的橡皮管 ,在现场可使用橡皮条、自行车内胎等替代 。使用时要把止血带放在肢体适当的部位,如上肢要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放在大腿的中下1/3处。先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垫一层软布,如毛巾、口罩等以保护皮肤。
止血时,将止血带沿着肢体捆绕3圈 ,系成一个半结,在结上放上一根轻便的短棍,再把它捆成双结 。必须把止血带捆紧一些 ,直到出血停止。止血时,止血带必须捆得足够紧,以阻止血液供应 ,但是要有间隔地松开一次,上述捆扎的方法可以方便松开。
止血带法是一种外伤性出血的急救措施 。它包括橡皮止血带 、布制止血带(如大三角巾或大手帕折叠成条状)以及临时止血带。使用时,将止血带置于出血部位的上方 ,紧扎伤肢,压迫血管,阻止血液流动 ,以达到止血目的。但此方法仅适用于四肢部位的血管出血 。
止血带应绑在伤口上方的近心端,以上臂上1/3和大腿中部为佳,小腿和前臂避免使用,因为血管位于骨骼间隙 ,止血带效果不佳,上臂中1/3也不宜,以免损伤神经导致手臂瘫痪。在应用止血带后 ,需先在伤口处垫布条,确保止血带紧固但不过紧,以止血但不阻碍血液循环。
使用弹性止血带:如果有弹性止血带 ,正确使用方法为,将止血带紧紧地缠在出血的位置上,并在上臂或大腿上结成一个紧的结 。使用非弹性止血带:非弹性止血带的使用也非常简单 ,首先找到出血的位置,然后将绷带或其他可以使用的条状物紧紧地包裹在该部位上,加入足够的压力 ,然后系上结。
下肢止血带 的使用方法如下:止血带绕扎部位 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
关于创伤时应用止血带,正确的是
1 、分析:止血带法一般用于四肢伤大出血 ,且加压包扎无法止血的情况。使用止血带应注意: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小时,故A对。
2、如果手的动脉损伤导致大出血,应使用止血带或弹性胶管束缚上臂的三分之一部位止血 。然而 ,每隔一小时需要松开止血带5至10分钟,以防手部因缺血而坏死。切勿使用尼龙绳、电线等捆扎手腕或上臂,因为这不仅不能止血 ,还可能加重出血,甚至导致手指坏死。
3 、答案:A)止血带止血为四肢动脉出血急救时常采用的止血方法 。最好用气囊止血带,包扎的位置应在单骨肢体肌肉丰厚处。双骨肢体走行于双骨间的动脉就不能被止血带压住而达不到止血目的。肌肉丰厚处以避免压伤血管神经 。故手部创伤止血时 ,止血带放置位置应是上臂上1/3处。
如何正确使用止血带
1、使用止血带时,应绑在四肢出血伤口的上方(以能止住血为度),事先将患肢抬高数分钟 ,局部垫上毛巾或其软组织物,以防组织擦伤。由于用止血带后,结扎部位下方组织血液供应中断,时间一久易致组织缺血 。坏死 ,所以绑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30分钟应放松一次,每次约半分至一分钟 ,以使血液流通。
2、正确的捆扎部位:使用止血带时,应确保其捆扎在四肢上,避免置于躯干 、颈部或头部。理想的捆绑位置是在上臂的上1/3处对于上肢 ,以及大腿中段或下肢的1/3交界处对于下肢。选择恰当的位置有助于保留肢体功能 。 适宜的松紧度:止血带的松紧应适度,以停止出血且远端无法触及脉搏为标准。
3、使用弹性止血带:如果有弹性止血带,正确使用方法为 ,将止血带紧紧地缠在出血的位置上,并在上臂或大腿上结成一个紧的结。使用非弹性止血带:非弹性止血带的使用也非常简单,首先找到出血的位置 ,然后将绷带或其他可以使用的条状物紧紧地包裹在该部位上,加入足够的压力,然后系上结 。
4、原则上应尽量缩短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适当。气候寒冷、肢体温度低时 ,时间可稍长些,一般可持续4~5小时。时间过长就可能引起肢体坏死 。所以使用止血带时要有明显标志,证明上止血带的时间 ,尽量在短时间内送到医院。
如何正确佩戴止血带
1 、时间: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应尽量缩短,以lh为宜,因特殊情况需延长止血带使用时间 ,连续时间最长不超过4h,期间应每隔0.5h至lh放松1次,每次1一2min ,再在该平面上绑扎,禁止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标记:使用止血带的患者,应佩戴止血带使用卡 ,注明开始上止血带时间、部位、放松时间 。
2 、时间控制:使用止血带时,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下,如需要延长使用时间 ,连续时间最长不应超过4小时,并且每隔0.5至1小时应放松1至2分钟,然后再在该平面上绑扎。禁止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 。
3、止血带绕扎部位 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 ,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 、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 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 。
止血带的6个注意事项
1、止血带的6个注意事项是捆扎部位、松紧适度 、持续时间、止血带的解除、需要有衬垫 、做好记录等。捆扎部位:止血带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捆扎在四肢的位置 ,尽量不要捆扎于躯干位置或者是颈部以及头部等,标准的位置是上肢在上臂1/3的位置,下肢是股中以及下肢1/3的交界位置 ,选择合适的位置可以保存肢体。
2、扎止血带的部位应在伤口近心端,尽量靠近伤口 。前臂和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因此处有两根骨头并列 ,骨间隙可通过血流,止血效果不佳。上臂止血不可扎在中1/3处。以防勒伤挠神经 。(2)扎止血带前,应先垫上三角巾或毛巾,避免止血带直接接触皮肤而损伤皮肤。
3、在使用止血带时 ,必须注意不能直接与皮肤接触,应在其上方放置保护垫后再进行固定。 止血带的松紧度需要适当,过紧可能会损伤神经组织或导致肢体坏死 ,而过松则无法达到有效的止血效果 。 在使用止血带时,应在伤员身上放置明显的标记,并在标记上注明止血开始的时间。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宇帆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fshangmao.com/zskp/202504-3229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宇帆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使用止血带的正确方法(使用止血带的正确方法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宇帆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医院里常见的止血带,也称为压脉带,该如何正确使用? 首先,不宜过紧,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尤其是采血时,应见血即放。其次,对于血脂、凝血项目、血常规等检测,止血带使用应限制在1分...